从胜利日到新秩序,中俄如何重塑全球和平蓝图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2025年,习近平主席的俄罗斯之行被赋予双重使命:既是向历史致敬的“回望之旅”,更是面向未来的“开新之旅”。当前单边主义与霸权政治冲击国际秩序,美国频繁滥用“长臂管辖”,日本加速军事松绑,北约东扩威胁欧亚安全。中俄作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正以“背靠背”协作提供全球治理新方案。经济上,两国通过“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能源管道、跨境口岸和数字合作项目构建起“抗风险供应链”。战略上,双方在联合国、金砖机制、上合组织等多边平台协同发力,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支持非洲国家工业化进程,践行“全球南方”的集体崛起。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中俄联合成立半导体研发中心,在北极航道开发、月球基地建设等领域突破“卡脖子”困局。习近平强调:“和平不是乞求来的,而是斗争来的。”在莫斯科红场,《团结》壁画中的“浴火凤凰”象征着中俄重塑国际秩序的愿景,以二战胜利精神为纽带,将“不结盟、不对抗”的新型大国关系转化为“多极世界”的实践模板。正如80年前反法西斯同盟用团结终结战争,今日中俄正以“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动荡世界注入稳定力量。
展开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