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场握手背后,中俄军事礼仪外交的微妙信号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政委张剑明,双方的握手画面迅速成为国际焦点。这一看似常规的外交礼仪,因时间节点与角色特殊性被赋予深意,普京刚刚开启第五个总统任期,而中国仪仗队则是首次由政委而非指挥官率队赴俄参与红场庆典。从俄媒公布的影像看,普京主动走向身着礼宾服的张剑明,握手持续逾5秒,这一细节被外界视为对中俄关系“高于盟友”定位的具象化表达。仪仗司礼大队作为中国军队“门面”,其政治主官的亮相传递双重信号:既展现中国对俄军事礼仪的重视,也暗含加强两军政治互认的意图。此次互动恰逢俄乌冲突胶着、北约压力加剧之际。中俄近期联合声明强调“军事合作不设禁区”,而俄国防部数据显示,2023年两国联合军演频次同比增加40%。西方智库认为,此类礼仪性安排实为战略关系的“软性加固”,尤其在美菲军事同盟强化的背景下,中俄需要通过符号化行动对冲地缘压力。
展开查看全文